来源:餐饮服务一科 作者:杨欣怡 张星玉 审核:李洋
校园里的蝉鸣伴着热浪织就夏日序曲,当校园渐入假期的节奏,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依旧默默坚守。他们在热浪中挥洒汗水,以责任守护着校园的餐饮保障,为留校师生的暑期生活增添着踏实的暖意。今年暑假期间,雅安校区分别开放新区杏苑餐厅一楼与老区桂苑餐厅一楼作为值班食堂,结合实际留校人数动态调整菜品品类与供应规模,精准保障留校师生餐饮需求,减少食材浪费。
高温下的坚守 守护三餐烟火气
暑期的食堂后厨,温度计的指针常常飙过 40℃,灶台持续燃烧的火焰让周边空气灼热得像要发烫,刚炒完菜的铁锅余温能把毛巾烘得半干,后厨的师傅们顶着热浪忙碌不停,切配、蒸煮、翻炒、清洗……额头的汗水浸透工装,他们却始终兢兢业业,日均为约1000人次准时送上可口饭菜,用美味驱散酷暑的烦躁。
清晨五点开始,新老校区食堂操作间就已响起忙碌的声响:面点师傅在案板前揉捻擀制,手掌与面团的每一次碰撞都力道均匀,面团在他们手中仿佛有了生命,转眼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馒头、花卷;蒸笼掀开的瞬间,热气裹挟着麦香扑面而来,他们顾不得擦去脸颊的汗珠,迅速将刚出锅的面点码放整齐,确保师生能尝到带着温度的松软口感;切配师傅专注地处理着当日新鲜食材,刀起刀落间将蔬菜切成均匀的小段;厨师们在灶台前翻炒颠勺,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浸透了后背的工装,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对火候的精准把控。
暑假里,早餐有包子、馒头、豆浆、油条、桂花糕、八宝粥等多样选择;午晚餐则在保证清炒时令蔬菜、荤素搭配的基础上,推出干锅、小炒等特色菜品,通过丰富品类和动态调控食材用量让每一份餐食都物尽其用。打餐窗口的工作人员始终带着微笑,耐心询问师生的需求,“同学要多加点饭吗?”“今天的苦瓜炒蛋很下饭哦”,一句句贴心的话语,让原本沉闷烦躁的酷暑,用餐多了份安心与踏实。

全链条把关 筑牢食品安全网
食品安全是食堂工作的生命线,暑期高温更考验着食材管控的精细度。食堂同采购部门,对暑假期间蔬菜、生鲜肉类等供应商严格监管、验收,从源头确保每一批次的食材都带着“新鲜凭证”。
在食材处理环节,食堂后勤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一洗二泡三冲”的标准流程,洗菜池里的活水不断流动,将泥沙与杂质彻底带走。储存间里,生熟食材分区存放,冷冻柜的温度精确控制,每日专人检查并记录保质期,杜绝过期食材流入后厨。而餐具消毒更是毫不松懈,从去残渣、洗涤剂清洗到高温蒸汽灭菌,每个环节专人负责,确保师生吃得放心。

全方位排查 织密安全防护网
暑期里,食堂组织对油烟管道展开深度清洁,从管道内壁的油污铲除到滤网的细致冲洗,确保油烟排放畅通无阻,消除火灾隐患;燃气阀门的检修工作同样一丝不苟,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逐一检查接口密封性、阀门开关灵敏度,用专业仪器检测是否存在泄漏风险,让每一个阀门都处于最佳工作状态;针对病媒生物防治,围绕设施建设、例行检查、专业保障等方面着力,督促专业的第三方公司全面落实病媒生物防治,从源头切断病媒生物滋生蔓延的路径,为新学期的安全供餐筑牢坚实根基。
从晨光熹微到暮色降临,这些身影再寻常不过,却成了假期校园里让人安心的存在。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事儿,只是力争把饭菜做得热乎可口,让留校的师生走进食堂时,能踏踏实实吃上一顿饭,就像这夏日里的蝉鸣与热浪一样,他们的坚守融进了校园的日常,不声不响,却稳稳托住了那份烟火气里的踏实。
